大连旅游学校(大连女子学校)德育工作体系

发布日期:2021-05-16 11:38:30

(讨论稿)

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》和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》,坚持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,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,现结合学校实际,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目标、内容、课程、评价、保障体系。

一、德育目标

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,以素养教育培养为重点,以健全人格培育为基础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二、德育内容

(一)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

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。

(二)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
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;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;哲学与人生教育;职业理想教育。

(三)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

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,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,引导学生体验革命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(四)行为规范养成教育

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教育;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、文明礼仪教育与训练;生命·生存·生活教育。

(五)法治知识教育

宪法法律基础知识教育;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;校纪校规教育。

(六)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

职业精神教育;就业创业准备教育;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教育。

(七)心理健康教育

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方法教育;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;职业心理素质教育。

(八)素养教育

职业素养教育;国家安全教育;禁毒教育;安全教育;反邪教教育等。

三、德育课程

(一)学科德育课程

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要求,由教务部负责选聘专兼职德育课教师,开全《职业生涯规划》、《职业道德与法律》、《经济政治与社会》、《哲学与人生》等四门必修课程和《心理健康》课程,保证教学课时和教学质量。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和数字化德育资源,加强德育精品课建设,注重实践教育、体验教育、养成教育,做到知识学习、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,促进学生道德认识、道德观念、道德理想、道德情感、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。

(二)活动德育课程

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,由教务部、学生部、团委负责,结合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,适当开设活动德育课程,主要包括:实习实训、军事训练、勤工助学、琴棋书画、社会考察、公益劳动、志愿服务等。活动德育课程要列入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计划,选配具有专业特长的指导教师,教育引导学生在主体式参与德育实践活动中认识自我、了解社会,增强社会责任感,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。

(三)隐性德育课程

重视学科德育课程、活动德育课程以外的隐性德育课程,主要包括:学校公共基础课、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的育德因素与育德作用;学校物质情境(空间方面)、文化情境(制度方面)、人际情境(心理方面)的育德因素与育德作用。学校各处室和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履行育人职责,通过各类隐性德育课程,对学生的知识、情感、信念、意志、行为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,发挥其认识导向、情感陶冶、行为规范功能,促进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。

四、德育评价

(一)学生评价

1.学生自我评价。通过《学生成长手册》,记录个人成长发展过程,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,学会扬长避短,对自己的品行做出客观评价。学生自我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,由班主任组织实施。

2.学生品德评定。根据学校《学生品德积分考核办法》,每学期对学生品德评定一次,由学生部组织实施,班主任具体操作。班主任、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行为表现,对每个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品德评定。学生各个学期品德积分总和的平均分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品德积分。学生品德的评定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和评优、评奖、毕业、升学的重要依据。

3.社会家长评价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、用人单位、学生家长等深度参与的德育评价机制,汇聚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合力。社会家长评价分别由学生部、招生就业指导处、教务部组织实施,各相关处室协助配合,评价时间、评价内容、评价结果要建档备查。

(1)班主任要通过家访、家长会、家校联系卡等方式,听取学生家长对子女品德、学习等情况的评价与建议。

(2)招生就业指导处要组织协调实习指导教师和实训实习单位指导师傅,共同完成对实训实习学生的品德评定。

(3)教务部、招生就业指导处要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、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方式,听取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养的评价。

(二)教职工评价

1.教师考核评价。每学期结合教学工作考核,由教务部负责组织实施。主要通过教学督导、行业企业专家听评课和学生评价、教职工互评、考核委员会评价等方式,对教师的德育课教学质量、其他课程德育渗透和课堂教学管理,以及班主任的班级德育工作等进行考核评价。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聘任、职务晋升、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。 

2.教职工考核评价。每学年结合教职工年度考核,由学校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。主要通过个人述职、教职工互评、考核委员会评价等方式,对教职工履行“三育人”职责和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价。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聘用聘任、职务晋升、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。 

五、德育保障

(一)组织保证

1.组织领导。学校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,成立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,下设德育工作办公室,承担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。

(1)学校德育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,校级领导任副主任,学校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。主要职责: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学校德育工作。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,研究制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计划,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部门,提出实施推进要求。

(2)学校德育工作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由学生部主任担任,办公室主任、招生就业指导处主任、教务部主任、总务处副主任任委员,学生部相关人员为成员。主要职责:负责具体组织、协调、指导、考核学校德育工作。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,明确重点工作和部门分工,协调各方力量,抓好工作落实。每学期负责对学校各处室德育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,并将检查考核情况报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。

2.保证监督。学校党总支部要紧紧围绕解决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一教育核心问题,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,支持和协助校长做好德育工作。同时,学校党总支部和各党支部在制定学年、学期工作计划时,要对德育工作作出安排,对党员履行育人职责提出要求,教育引导党员立足岗位、创先争优,带领教职工共同做好“三全育人”工作。

3.三全育人。学校各处室在制定学年、学期工作计划时,要对德育工作作出安排,对教职工履行育人职责提出要求,教育引导教职工结合履行岗位职责,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,融入课堂教学、社会实践、校园文化、学校管理,形成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育人格局。

(二)队伍建设

1.班主任队伍建设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、人社部《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》,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。

(1)做好班主任选聘。教师自愿报名,根据工作需要和班主任任职条件(一年副班主任经历或一年以上班主任经历),由学生部负责与相关处室、教研组协商推荐,在每学年新生报到前,为每个班级配备1名班主任。班主任聘期与学制相同,由校长聘任并颁发聘书。

(2)保障班主任待遇。班主任工作按4课时/周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,校内绩效工资分配适当向班主任倾斜,教师高级岗位聘任向优秀班主任倾斜。根据学校相关规定,由学校办公室、教务部负责组织落实。

(3)提高班主任能力。学生部负责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,组织班主任积极参加各层次的培训活动。新聘任班主任的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,并配备指导班主任进行“传帮带”。组织征集班主任工作案例,举办“班主任沙龙”,交流班主任工作体会,不断提高班主任组织、管理、指导班集体建设的能力。

(4)表彰优秀班主任。学校每两年命名表彰一次优秀班主任,根据学校评先表彰方案和班主任考核结果,由学生部负责组织评选推荐。学校在教职工聘用聘任、职务晋升、评优评先时,同等条件下优秀班主任享有优先权。

2.学生干部队伍建设。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任职条件,由学校办公室负责组织竞聘选岗,配齐配强学生工作部门人员。学生部要制定和组织实施政治业务培训方案,教育引导学生工作人员爱生敬业、甘于奉献,认真履行教育管理服务学生职责。选聘劳模和行业企业“能工巧匠”担任学生德技辅导员,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。专职学生工作人员享受班主任津贴待遇,任职年限视为班主任工作年限。

3.德育教师队伍建设。教务部要把德育教师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,通过国培省培和校本培训,以及社会实践、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,着力提高德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育德能力。

4.团学干部队伍建设。根据团章和学生会章程,由团委负责组织召开团代会和指导学代会,按期进行换届选举,选拔青年党员和优秀团员担任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干部。学生部、团委要指导班主任选配好班团干部,健全班委会和团支部。加强团学干部培训,教育引导她们发挥示范带头作用,协助学校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。

(三)经费保障

教务部、学生部负责会同相关处室于每年年末提出下一年度德育经费计划,学校按照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10%的标准,将德育经费(包括德育教学、管理和学生日常德育活动方面的经费)列入学校预算。学校德育活动场所、基地建设和德育设施、设备购置维修纳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,并从基本建设费和设备费中给予保证。 

(四)德育科研

学校把德育研究项目列入教科研计划,由教务部会同学生部组织推进落实。支持和资助教师积极争取国家、省、市级德育科研项目,紧密联系职业教育实际,加强德育研究和成果应用,对优秀德育成果按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予以奖励,不断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。

来源:ykun

德育管理
组织领导
班主任管理
学生管理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平台
地址:大连市甘井子区张前路1号 电话:0411—84606084 QQ:3385278026
手机版校园网
辽ICP备2020012508号-1 Copyright © dllynvxx.com All Rights